闽南文化进校园:活态传承 从小抓起(2023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展示) 承从成果增强了文化自信

 人参与 | 时间:2024-06-01 13:36:48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杨佳怡 图/各申报单位 提供)2023年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包含闽南文化进校园项目20个 ,闽南门市本期展示其中的文化文艺7个 。这些项目推进了闽南文化的进校博客乐众备用【Aurl:www.8233066.com】送888元保护与传承  ,促进了闽南文化的园活教育普及 ,增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闽南文化的态传了解熟悉程度 ,提升广大青少年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 ,承从成果增强了文化自信  。小抓项目

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漆线雕 。起厦

  体验漆线雕 培养专注力

  ●项目名称 :蔡氏漆线雕技艺非遗进校园

  ●申报单位 :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

  摆好漆盘,发展入座,专项资金资助展示揉搓漆线,闽南门市以线作笔,文化文艺运用盘 、进校结 、园活绕、态传堆等技法 ,在描有图案的坯体上雕出精致的纹样图形……在厦门市实验小学 ,学生们动作娴熟 、凝神静气地投入作品创作中。这样的“功力”,是他们花时间练出来的。

  2023年3月起,蔡氏漆线雕走进厦门市实验小学 ,邀请经验丰富的非遗传承人授课 ,开展非遗讲座 、工作坊 、博客乐众备用【Aurl:www.8233066.com】送888元展览、体验活动等。学生们不仅了解蔡氏漆线雕技艺的历史 、文化内涵与保护意义;在体验蔡氏漆线雕制作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漆线雕技艺纹饰。在学校 ,不仅学生学,老师也踊跃参与其中 ,希望在今后教学中推广。

  点评>>

  让非遗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更容易增强他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漆线雕制作需要耐心和精细的工艺 ,学生在亲身感受非遗艺术魅力的同时 ,也培养了耐心和专注力 。

郑惠兵老师(中)教授《防鼠》。

  “师带徒”教学 传习歌仔戏

  ●项目名称 :闽南戏曲进厦门艺术学校传习展演

  ●申报单位 :厦门艺术学校

  厦门艺术学校通过联合培养 、整合教师资源,与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联手,针对学校 2018 级歌仔戏班开展了“闽南戏曲进厦门艺术学校传习展演”。

  项目共选取六个折子戏《路遇》《八大锤》《诉窑》《李三娘》《列女传》《防鼠》,采取“师带徒”的方式开展教学。录制阶段 ,还与厦门电视台《看戏》栏目合作,推介闽南地区优秀戏曲文化艺术。

  在歌仔戏老一辈艺术家和领军人物的指导下,学生的专业技艺得到磨砺。在第十六届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比赛中  ,折子戏《列女传》获得表演一等奖。在2023-2024学年厦门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竞赛(戏曲表演赛项)中 ,项目折子戏《路遇》荣获一等奖 、《列女传》荣获二等奖、《李三娘》荣获二等奖。

  点评>>

  该项目把代表歌仔戏精髓的戏曲艺术作品送进校园,拉近了学生与艺术家的距离,对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水平、增进文学修养 、加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热爱有着重要作用。

“北附有戏”闽南地方戏曲传承展演。

  五朵“小梅花” 校园竞芬芳

  ●项目名称 :“北附有戏”闽南地方戏曲传承展演

  ●申报单位: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教育集团未来海岸小学

  北附戏曲教育立足闽南,旨在保护传承多个地方剧种。展演所挑选的五个折子戏 ,均获得过国家戏曲最高荣誉小梅花金奖剧目 ,分别是歌仔戏《沈园绝唱》、高甲戏《班头爷》 、高甲戏《风打梨》、梨园戏《梨园新声》 、歌仔戏《打金枝》。

  展演特邀国家一级演员吴晶晶担任艺术顾问 ,多名资深戏曲表演艺术家倾情加盟 。为了让学生掌握戏曲表演的精髓 ,学校对教学进行了大胆创新,如采用趣味古典舞教学取代了传统戏曲形体训练,让孩子学起来不再那么枯燥无味。

  学校还将舞台延伸到社会,举行10场线下展演 ,通过媒体直播1场。不仅在校园剧场演出 ,还走进社区活动中心 、生活购物广场 、专业戏曲表演剧场等  。其中 ,歌仔戏《打金枝》作为年度闽南戏曲进校园优秀剧目还登上了厦门市戏曲进校园成果展演 。

  点评>>

  展演所选的折子戏  ,皆是闽南地方戏曲的精粹,体现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例如歌仔戏《沈园绝唱》采用了南宋著名词人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与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融入戏曲表演 ,把中国宋词的美通过戏曲表演传递给观众 。

学生动手制作王船  。

  亲手拼装船模 感知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 :王船工作坊(王船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 :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送王船”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王船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学校经过了一番思考 。先以闽南童谣《送王船》入手,让学生了解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后,再指导他们学习船体结构 、船模的拼装及如何在拼装材料上进行彩绘以美化王船。切 、锉、粘 、磨……在学生们的一双双巧手下,王船模型与原版的“庞然大物”别无二致。

  王船工作坊自成立以来屡获殊荣。2023年10月参与湖里区教育局举办的优秀非遗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被授予“湖里区校园非遗优秀工作坊”。通过参与湖里区文旅局非遗文化宣传月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王船制作技艺从校园走向社会 ,活动现场学生们化身“小老师”  ,带着市民一起拼装船模 。

  点评>>

  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下去,是学校成立王船工作坊的初衷。在学习完王船制作技艺后 ,学生又把这门技艺教授给更多市民。通过沉浸式的体验,广大市民近距离接触王船的工匠技艺,加深对非遗的了解 。

厦门市国祺中学参加南音比赛 。

  南音颂英雄 作品获佳绩

  ●项目名称 :厦门市国祺中学南音进校园

  ●申报单位 :厦门市国祺中学

  厦门市国祺中学南音进校园是由厦门市南乐团、省市级南音代表性传承人等倾力打造的南音创新表演节目 。结项节目以南音作品《大地映光辉》展开 。

  作品讲述了厦门革命党员刘惜芬的英雄故事  ,节目形式上也颇有创新,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 ,加入舞蹈表演 ,并拍摄MV 。其幕后阵容强大  ,邀请了省级传承人王小珠担任作曲,谢国义作为文学顾问  ,厦门市南乐团杨雪莉 、连方红作为艺术顾问 ,市级传承人吴宝雅,厦门市南乐团陈明红 、许艺铮,厦门艺校舞蹈老师杨宁玥  、温昕等进校园编排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 ,《大地映光辉》获福建省第五届曲艺丹桂奖厦门市赛区优秀作品奖;厦门市第二十六届南音比赛青少年唱腔组三等奖及优秀奖 、青少年综合组三等奖,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 。

  点评>>

  《大地映光辉》作品内涵丰富 ,艺术精湛,服装道具制作精良  ,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 。节目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结合,并加入了舞蹈元素 ,更具观赏性。MV拍摄方式新颖,有一定的创新性。

老师和农民画画家们指导学生彩绘。

  农民画进校 童心绘生活

  ●项目名称:农民画非遗文化进校园

  ●申报单位 :厦门市同安区新辉小学

  农民画是同安的一张文化名片,2019年被列入福建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 。同安区新辉小学引入农民画进课堂已有10年 ,有一定的美育基础与教学成果 。

  自立项以来 ,学校开展了“民俗文艺 ,农家生活”“同安美食”“一村一品”“渔家生活”等社团培训活动,聘请了同安农民画专家杨奕护 、陈巡、何文亮 、柯永德、柯振裕、柯静缘到校教学,成立了“童心同绘”农民画社团 。

  学生们不仅在纸上画,还把画笔延伸到生活中。如参与社区城中村文化墙墙绘“梧侣吾乡”;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作品呈现在学校地下车库入口两侧的围墙,既美化校园,又为文化传承做了进一步创新。

  点评>>

  在传承闽南文化的过程中 ,学生们创作了诸多优秀农民画作品 ,展示了同安农民画的特色与魅力 ,吸引更多绘画爱好者参与到农民画创作中。

南音宋词乐舞《菩萨蛮》展演。

  词乐舞相结合 南音焕发新活力

  ●项目名称:南音宋词乐舞《菩萨蛮》创排展演

  ●申报单位: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是魏夫人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词作,该词在声律上极具特色 。作为一首唐代教坊乐舞曲,《菩萨蛮》根据南音传统曲牌“声声闹”谱曲 ,结合了南音独特的打击乐器“四宝”和曲牌“囉哩嗹”“嗹尾”的唱腔,并融入中国古典舞的肢体语汇。词、乐、舞结合 ,使传统文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节目由学校南音班和舞蹈队成员演绎 ,邀请了非遗南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林素梅团队进行唱腔和打击乐器教学。去年6月-12月,《菩萨蛮》团队参加了6场比赛和16场公益展演。此外,还受邀赴马来西亚巡演6场 ,深受海外学生及侨胞的喜爱。在厦门市第25届南音比赛中荣获综合组三等奖 、厦门市第26届南音比赛唱腔组优秀奖 。

  点评>>

  南音乐舞《菩萨蛮》旋律幽然 、乐声婉转 、极具意韵  ,尽显非遗南音的魅力风采 。在项目的带动下 ,学校挖掘和培养了一批南音新苗 ,对南音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

  2024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进行中

  闽南文化进校园项目资助细则 (节选)

  2024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申报时间截至2月6日 。

  闽南文化进校园项目主要资助  :一 、讲古 、答嘴鼓 、闽南童谣、厦门歌仔说唱  、诗词闽南方言吟诵等闽南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闽南话等曲艺和语言类相关节目的创排与展演。二 、歌仔戏、高甲戏、南音 、闽南皮影戏、木偶戏等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 、小戏  、戏曲课本剧、小曲目、闽南戏曲广播体操 、韵律操和戏曲程式舞蹈等戏曲类 ,古埙等闽南传统音乐类相关节目的创排与展演。三、闽南传统民居营造 、厦门漆线雕、厦门珠绣、厦门微雕、同安锡雕、珠光青瓷、影雕等闽南传统美术、技艺类进校园普及教育的有关项目。

  以单位进行申报,作品应具有正确导向和艺术价值 。申报单位为全市大中专学校和中小学校、幼儿园;全市各戏曲专业艺术院团 、优秀民间戏曲职业剧团;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单位;可单独申报 ,也可联合申报。

  相关文件及申报条件请到厦门网 、“音乐厦门”微信公众号 、“厦门文旅”微信公众号、“厦门文联”微信公众号上查询。

顶: 2553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