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的她用红蓝绿调出孩子多彩未来 群惠小学明迎100岁生日 就是出孩车水马龙的镇海路

 人参与 | 时间:2024-06-01 13:28:58

  群惠小学的百岁蓝色气质不只体现在校服上。

  虞琳敏回母校和学弟学妹交流 。用多彩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陈美玲 王玲敏 图/群惠小学 提供)厦门市群惠小学明天庆祝100岁生日  。红蓝惠新利备用网【Aurl:www.8233066.com】送888元

  这是绿调一所办在老城区街巷中的学校——隔着一条小道 ,就是出孩车水马龙的镇海路,它的未群两三百米外 ,是学明繁华的中山路步行街;它还是一所“袖珍”学校 ,面积只有6000多平方米 。迎岁

  在嘈杂的生日城区,群惠小学在小空间里,百岁静静地办出了大教育——厚植红色精神底蕴,用多彩将国家课程 、红蓝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融合 ,绿调为学生未来做准备 。出孩这所百年老校的未群毕业生中,既有革命烈士刘惜芬 ,也有亚运会冠军虞琳敏等 。

  某种角度看 ,群惠小学通过红绿蓝“三色帆”课程 ,来完成教育使命——“我们期待下一代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今天 ,教育者所有的新利备用网【Aurl:www.8233066.com】送888元努力就要往这个期待去使劲!”

  群惠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丹华说 ,教育者看到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小学六年 ,还必须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基础。

  红色之路

  校门口的刘惜芬公园是师生的必经之地

  群惠小学是革命烈士刘惜芬的母校 ,学校注重从孩子的视角展开红色教育

  每天 ,群惠小学的师生都行走在“红色之路”上——学校门口的刘惜芬公园 ,是师生们的必经之地  。

  刘惜芬是为厦门解放而牺牲的革命烈士,曾就读于群惠小学 。她在1949年5月加入共产党 ,并成功打入敌人内部 ,负责传递重要情报,帮游击队筹集经费和医疗物资等。1949年9月刘惜芬因叛徒出卖被捕 ,随后被敌人杀害  ,牺牲时年仅25岁。

  因为这位了不起的校友 ,群惠小学烙上了红色基因,这位学姐的事迹 ,一代代流传 ,传颂至今  。李丹华说,我们通过校友的故事 ,在寓教于乐中引导孩子立志听党话 、永远跟党走,将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怀根植在学生心中 。

  群惠小学的红色教育有个特别之处:从孩子视角展开 。学校制作绘本《党的好儿女——刘惜芬》 ,让红色文化动漫化、故事化 ,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拍摄了原创歌曲《芬芳》的MV和《寻找刘惜芬》微电影 ,孩子们争相传唱、传看 。

  群惠小学不仅校园里有刘惜芬的塑像 ,校园外也有——学校在校门口建了美观精巧的刘惜芬公园,在墙壁上刻印了刘惜芬事迹以及人们缅怀她的诗歌 、绘本、歌曲等 ,校方认为,孩子们在校园进出行走间 ,会不知不觉被熏陶和感染。

  不仅如此 ,这所小学还开设了红色校本课程《鹭岛丰碑》,除了刘惜芬的故事外,还进一步拓展到其背后的党史和厦门本地的红色英雄事迹。

  蓝色气质

  学生们穿的蓝白相间海军服是海军为他们设计的校服

  作为全市唯一“小海军少年军校”,学校注重锤炼孩子们拼搏 、勇敢的品质

  在厦门乃至福建省 ,甚至全国,群惠小学是最特别的:学生的校服是蓝白相间的海军服 。

  一直以来,作为全市唯一的“小海军少年军校” ,群惠小学学生身穿海军服 ,展现飒爽英姿  。这套海军服是上世纪90年代初,原海军厦门水警区设计的  ,为群惠小学提升学生的精气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群惠小学的校史上,还曾有一段在军营里上学的历史——2001年由于市府大道建设 ,群惠小学被拆迁 ,因此搬到军营里 ,暂借一幢楼上课。

  军队和群惠小学的“鱼水情”,还体现在群惠小学的接待室墙上,都是部队送来的感谢锦旗 。学校尽可能给予部队子女更多的关怀 ,让部队官兵没有后顾之忧,校园里爱军拥军氛围浓厚。

  然而,蓝色气质不仅只是校服 ,群惠小学建立了“海防教育长廊” ,在孩子们每天都会经过的走廊 ,展示海防知识 、国防知识;学校还和部队单位一起举行夏令营 、军事科普活动等 。去年 ,群惠小学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荣誉 。

  学校希望通过蓝色教育,塑造孩子们坚韧 、拼搏、勇敢、友善、有理想、有担当等良好品质。

  绿色追求

  校本课程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孩子心里播下希望的种子

  校本课程涵盖国学、剪纸等内容,适应孩子未来发展需求

  从某种角度看,群惠小学的校本课程,呈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

  这里有个背景:现在学校课程分为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中,校本课程顾名思义,是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成为热点。

  近年来 ,群惠小学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基于国家、地方课程的系统整体思维 ,来考虑校本课程的架构——从人文与社会 、科学与技术 、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 、道德与修养等五大领域,进行校本课程的必修、选修、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校方说,我们实现必修课程的校本化 、选修课程的个性化、实践课程的活动化,让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最终实现“立德树人”  。

  换句话说 ,群惠小学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考虑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

  比如说,群惠小学必修的校本课程 ,语文有“国学经典” 、数学有“益智游戏”、英语有“绘本阅读” 、体育有“球类运动”、美术有“传统剪纸”、科学有“小游戏”等系列课程 。

  选修的校本课程,孩子可根据兴趣选择 。

  和很多学校不同的是,群惠小学的校本课程还有实践活动类,包括基于学科学习拓展类的英语节  、读书节、数学节等 ,还有基于传统节日的端午节包粽子 ,重阳节敬长辈等,以及基于特殊学段设计的课程,例如“成功启蒙礼”“钢琴音乐节”“毕业感恩季”。

  也就是说 ,校本课程为孩子们创造体验学习内容的时间和空间 ,比如说 ,在“国学经典” ,从《弟子规》到唐诗宋词再到《论语》一步步进阶 。这所学校的教育者认为,一定有孩子在体验过后 ,对国学产生兴趣  ,在心里播下一颗种子。

  李丹华说 ,学校希望通过校本课程的规划与实施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学习,以适应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

  名片

  厦门市群惠小学 ,始建于1923年,历经红哨小学 、鸿山小学等更名 ,2003年,厦门市新华小学并入群惠小学 。

  镜头

  这里走出亚运会冠军

  群惠小学走出了一位亚运会冠军——杭州第19届亚运会体操冠军虞琳敏。

  在获得冠军后,今年10月,虞琳敏回到群惠小学 。被学弟学妹紧紧包围的虞琳敏告诉孩子们:“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无论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去追逐  。不要气馁 ,不要退缩 ,努力学习,以梦想的力量,照亮未来的道路。让我们一起努力  ,为母校争光,为社会做出贡献 !”

  虞琳敏的语文老师蔡雅玲说:“她从小就很机灵活泼,很爱笑 ,又很刻苦 。那时候,她早上在群惠小学上文化课,下午就去市体校练体操  ,但她从来不喊累,每天都笑盈盈地来学校。”

顶: 8踩: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