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院士”赵东元:做科研不要总是问“有什么用” 过一周后再把海水捞上来

时间:2024-06-01 12:58:05来源:遮天盖地网作者:焦点

“如果我把保温杯里的布袋院士化学物质倒入大海  ,过一周后再把海水捞上来,赵东还能找到保温杯里原有的科研重庆时时彩中奖新闻【Aurl:www.8233066.com】送888元化学物质吗?”前不久 ,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举行的不总第五期浦江科学讲坛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什用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 、布袋院士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首任院长赵东元以“‘孔’中看世界——无尽的赵东科学前沿”为题作报告 。他带着一个保温杯走上讲台 ,科研既能喝水解渴 ,不总又能随手拿出来给大家普及科学常识。什用

“布袋院士”赵东元:做科研不要总是问“有什么用” 过一周后再把海水捞上来

做科研最重要的布袋院士是什么?赵东元的答案只有一个字:爱。

“布袋院士”赵东元:做科研不要总是问“有什么用” 过一周后再把海水捞上来

“好奇心是赵东重庆时时彩中奖新闻【Aurl:www.8233066.com】送888元人的本能 ,每个人都有 。科研但真正要在科学上有所作为,不总我觉得最重要的什用就是‘爱’  。这份爱不是简单的兴趣,而是一种从内心生发的理性思考。这种驱动力强烈到你愿意为它付出所有 。”赵东元以介孔材料领域的深入研究被公众所熟知——2021年,他带领团队以此项研究摘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从北京领奖归来后的第二天 ,他用布袋装着这份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证书去学校工作 ,被网友们称为“布袋院士”。这次授课 ,他把视角拉得更广更远,从遥远的古希腊哲学谈起,分享化学这一学科从无到有 、从有到专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对于科研工作返璞归真的思考。

“布袋院士”赵东元:做科研不要总是问“有什么用” 过一周后再把海水捞上来

赵东元一向以备课认真著称。为了这场讲座,他花了一周时间准备了148页的幻灯片 ,既有化学科学的发展,也有创新的科学思维 ,还有未来的学科发展 。

“化学没有数学那么‘精确’,也没有物理那么‘高大上’,很多时候也看不见摸不着 。”赵东元说,仅仅为了弄清楚空气的组成,化学家们花了300多年的时间 。

“化学家要充满想象力,要有做探险家的能力。”赵东元拿“有机合成天才”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举例说,做学问的关键是“独立” 。

他认为 ,“正确的选题”,“好的科学方法” ,“抛开功利 、深邃思维和大胆质疑”,“科学合作和科学道德”  ,缺一不可。

“化学没有圣杯 。我的哲学气质不在于为解答大疑问作研究 ,而在于在美丽的化学庭院里研究很多小的问题 ,将目光放在它们之间的关系上。”他最后借1981年诺奖得主罗尔德·霍夫曼的话勉励大家,做科研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 。

有观众现场提问 ,如何看待科学研究和应用之间的关系?赵东元回答道:尽管化学是离工业最近的一门基础学科,很多研究成果都能实现转化,但基础研究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和应用价值,而应当专注于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本身。

“正如化学在炼金术、炼丹术中存在了很长时间,当人们以获取黄金为目的时 ,它就不是科学。”赵东元说 ,1661年,当罗伯特·波义耳写下第一本化学“教科书”并开始研究物质的本质和物质的变化时 ,化学才成为一门科学。

“基础研究的翅膀一旦插上了应用的铅砣 ,就难以高飞远举了。”他强调 ,做科研不要总是问“有什么用”  ,“比如,如果你问一个数学家,你的研究有什么应用,那我觉得是对数学家的不尊重”。他说 ,只有先回答好基础问题 ,才可能围绕已有的科研成果 ,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 。

2023年11月,复旦大学成立相辉研究院  ,赵东元受聘为首任院长 。该研究院聚焦攻关前瞻性、挑战性、高价值的关键科学难题 ,着力营造宽容 、开放、活跃 、自由的学术环境 ,为人才“十年磨一剑”提供制度保障 。

“只问是非 ,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是赵东元始终倡导的。他期待与更多科学家并肩努力、心无旁骛 ,“让科学成为未来中国重要的文化基因 ,让科学伴随我们的梦想实现”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