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年内港股公司回购金额超900亿港元 市场期待便利回购措施出台 年内截至10月26日记者发稿 正文

年内港股公司回购金额超900亿港元 市场期待便利回购措施出台 年内截至10月26日记者发稿

时间:2024-06-01 07:49:40 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综合

核心提示

本报记者 朱宝琛见习记者 毛艺融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记者发稿,年内170家港股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数量超61.87亿股,累计回购金额超918.27亿港元,同比增长18%。月内75家港股 至富娱乐网站【Aurl:www.8233066.com】送888元

本报记者 朱宝琛

见习记者 毛艺融

年内港股公司回购金额超900亿港元 市场期待便利回购措施出台 年内截至10月26日记者发稿

Wind数据显示,年内截至10月26日记者发稿,港股公司港元年内170家港股公司实施回购 ,回购回购至富娱乐网站【Aurl:www.8233066.com】送888元累计回购数量超61.87亿股,金额累计回购金额超918.27亿港元,超亿措施出台同比增长18%。市场

年内港股公司回购金额超900亿港元 市场期待便利回购措施出台 年内截至10月26日记者发稿

月内75家港股公司发起回购

年内港股公司回购金额超900亿港元 市场期待便利回购措施出台 年内截至10月26日记者发稿

10月份以来,期待已有75家港股公司发起回购 ,便利累计回购数量约5.89亿股,年内回购金额达92.31亿港元 。港股公司港元至富娱乐网站【Aurl:www.8233066.com】送888元

而近三年来 ,回购回购港股市场回购规模延续增长态势。金额Wind数据显示,超亿措施出台2021年全年港股公司回购金额达381亿港元,市场2022年全年港股公司回购金额达1049亿港元  ,期待远超2021年的回购规模。

从个股来看,头部大市值公司主导港股回购格局,不仅年内回购次数多 ,且回购规模大 。今年以来,截至10月26日记者发稿 ,腾讯控股、友邦保险、汇丰控股等三家公司的回购额居前 ,期间回购金额分别为357.77亿港元 、226.08亿港元 、155.45亿港元 ,合计回购金额为739.3亿港元,占港股总回购额的80%以上 。从回购次数来看,前述三家公司年内回购次数分别有97次、103次 、109次 。

都会金融香港研究部主管岑智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上市公司花资金来回购股份,表明管理层或大股东看好公司发展 。如果恒生指数以及个股下跌的情况持续,仍有公司选择继续回购 。

便利回购股份措施可期

今年以来,港股流动性趋紧。前三季度 ,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金额为109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12%。Wind数据显示 ,港交所累计有2603只个股。今年170家公司实施了回购,而2020年、2021年、2022年港股的年度回购家数逐年递增 ,分别为167家、188家 、234家 。

高合资本合伙人孔庆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港交所《上市规则》中规定“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本总额必须至少有25%由公众人士持有” ,大多数公司IPO时仅有25%的公众股东  ,如市场不佳公司持续破发 ,公众股东比例无任何变化 ,上市公司则无法回购,大股东亦无法增持,建议增加一条豁免规定 ,即“对于市值低于净资产的上市公司  ,因回购或内部人士增持导致股本总额低于25%由公众人士持有的 ,豁免上述要求”。

事实上 ,监管层已在着手修订股份回购规则。9月21日,香港证监会发布的《公司收购、合并及股份回购守则》修订咨询总结中提到 ,将简化程序以提高效率。10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表示 ,目前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已提交报告 ,包括便利上市人回购股份等建议方向 ,已要求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全面研究如何落实。

“便利上市人回购股份 ,有利于上市公司运用回购等市场化工具维护公司合理价值 。”香港华夏证券行政总裁王荣昆表示 ,对港股上市公司回购的比例上限 、回购股价及数量、不可指定交易对手 、资金来源等要求可能会被重新检视 。

富途投研团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包括买卖价差  、市场资讯费用降低以及促进更多上市公司回购 ,维持恶劣天气下的交易 ,优化市场机制和市场拓展等机制 ,都是从更长期出发改善香港资本市场流动性的措施,有望更好地塑造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